
《电路基础与仿真实验》习题答案,素材,教案
- 大小:12 MB
- 类型:电路基础
- 格式:PDF
-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童建华
- 更新:2022-02-13 09:57:01

给寻找配套资源的朋友们精选了电路基础类书籍配套资源,介绍了关于电路基础、仿真实验、习题答案、素材、教案、电路基础方面的内容,本书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已被948人关注,由充昂雄测试纠错,目前本书在电路基础类综合评分为:7.3分。
电路基础资源推荐
- 笔记本电路图集(28类42种品牌机) / 43.2MB / admin 推荐度:
- IBM笔记本电路图大全 / 46.8MB / admin 推荐度:
- 数字电路 课后答案 / 10.4 MB / 贾立新 何剑春 包晓敏 推荐度:
资源介绍
内容介绍
本书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
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直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互感耦合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线性动态电路分析等,另有二端口网络和非线性电阻电路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作为选修内容。各章含有内容提要、本章小结和习题。
全书按照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讲、学、做”统一的原则编写,书中各章内容配有相应的计算机仿真实验,书后还提供了10多个实际操作实验。在学习过程中,将电路的理论知识与仿真实验和操作实验结合起来,可使学生加深对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计算机分析电路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学好后续电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叙述重点突出、概念清楚,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和电子、电气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电类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
- 1.1电路和电路图1
- 1.1.1电路1
- 1.1.2电路图2
-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3
- 1.2.1电流3
- 1.2.2电压4
- 1.2.3电功率6
- 1.3欧姆定律与电阻元件6
- 1.3.1欧姆定律6
- 1.3.2电阻元件7
- 1.4基尔霍夫定律8
- 1.4.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9
- 1.4.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9
- 1.5独立电源10
- 1.5.1独立电压源10
- 1.5.2电流源12
- 1.5.3负载获得功率的条件13
- 1.6受控电源13
- 1.6.1受控电源13
- 1.6.2受控电源的类型13
- 本章小结14
- 习题15
- 仿真实验 1直流电路的电位、电压测量16
- 仿真实验 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19
- 仿真实验 3功率的测量实验20
- 第2章直流电路的分析22
- 2.1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22
- 2.1.1电阻的串联电路22
- 2.1.2电阻的并联电路23
- 2.1.3电阻的混联电路25
- 2.2电阻Y-△网络的等效变换26
- 2.2.1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26
- 2.2.2电阻的Y形网络和△形网络的等效变换27
- 2.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28
- 2.3.1实际电源的模型与等效变换28
- 2.3.2有源支路的简化29
- 2.4支路电流分析法31
- 2.4.1分析线性电路的一般方法31
- 2.4.2支路电流分析法31
- 2.4.3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33
- 2.5网孔电流分析法33
- 2.5.1网孔电流33
- 2.5.2网孔电流分析法33
- 2.5.3网孔电流分析法的解题步骤35
- 2.5.4含有理想电流源电路的网孔方程35
- *2.5.5回路电流分析法36
- 2.6节点电压分析法36
- 2.6.1节点电压37
- 2.6.2节点电压分析法37
- 2.6.3节点电压分析法的解题步骤38
- 2.6.4含有理想电压源电路的节点方程39
- *2.6.5弥尔曼定理40
- 2.7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40
- 2.7.1叠加定理41
- *2.7.2齐性定理42
- *2.7.3替代定理43
- 2.8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44
- 2.8.1二端网络44
- 2.8.2戴维南定理44
- *2.8.3诺顿定理46
- 2.9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47
- 2.9.1受控电源的控制特性47
- 2.9.2含有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方法48
- 本章小结50
- 习题52
- 仿真实验 1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55
- 仿真实验 2直流电路节点电压与支路电流分析57
- 仿真实验 3叠加定理的验证59
- 仿真实验 4戴维南定理的验证60
-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62
- 3.1正弦交流电的电流和电压62
- 3.2正弦量的三要素62
- 3.2.1振幅值与有效值62
- 3.2.2正弦量的相位、角频率与周期63
- 3.2.3正弦量的相位差64
- 3.3正弦交流电阻电路65
- 3.3.1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65
- 3.3.2电阻元件的功率65
- 3.4正弦交流电感电路66
- 3.4.1电感元件66
- 3.4.2正弦交流电感电路67
- 3.5正弦交流电容电路68
- 3.5.1电容元件68
- 3.5.2正弦交流电容电路70
- 本章小结71
- 习题72
- 仿真实验正弦交流信号的测量72
-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75
- 4.1相量法75
- 4.1.1复数概述75
- 4.1.2正弦量的复数表示法77
- 4.1.3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78
- 4.2阻抗和导纳80
- 4.2.1阻抗80
- 4.2.2导纳81
- 4.3RLC串联电路82
- 4.3.1RL串联电路82
- 4.3.2RC串联电路82
- 4.3.3RLC串联电路82
- 4.4RLC并联电路83
- 4.4.1RL并联电路83
- 4.4.2RC并联电路84
- 4.4.3RLC并联电路84
- 4.5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求解法85
- 4.5.1用相量图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主要依据85
- 4.5.2用相量图求解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85
- 4.6复杂正弦交流电路86
- 4.6.1阻抗与导纳的等效互换87
- 4.6.2阻抗串并联电路的计算88
- *4.6.3复杂电路的计算89
- 4.7正弦电路中的功率90
- 4.7.1瞬时功率90
- 4.7.2有功功率90
- 4.7.3无功功率91
- 4.7.4视在功率91
- 4.7.5复功率91
- 4.7.6功率因数的提高92
- 4.8串联谐振电路93
- 4.8.1谐振现象与谐振条件93
- 4.8.2串联谐振时电路的特点94
- 4.8.3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94
- 4.9并联谐振电路95
- 4.9.1谐振条件95
- 4.9.2并联谐振时电路的特点96
- 4.9.3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96
- 4.9.4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谐振电路98
- 本章小结98
- 习题100
- 仿真实验 1正弦交流串联电路实验102
- 仿真实验 2正弦交流并联电路实验105
- 仿真实验 3功率与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106
- 仿真实验 4RLC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电路实验109
- 第5章互感耦合电路113
- 5.1互感113
- 5.1.1互感电压113
- 5.1.2互感系数与耦合系数114
- 5.1.3互感线圈的同名端114
- 5.1.4互感的等效受控电源电路116
- 5.2互感电路的计算116
- 5.2.1互感串联电路116
- 5.2.2互感并联电路117
- 5.2.3互感消去法118
- 5.3变压器电路120
- *5.3.1空心变压器120
- 5.3.2理想变压器121
- 本章小结123
- 习题124
- 仿真实验 1互感耦合电路的测量实验125
- 仿真实验 2理想变压器的测量实验128
- 第6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30
- 6.1三相电源130
- 6.1.1三相电源的产生130
- 6.1.2三相电源的Y、△形连接131
- 6.2三相负载132
- 6.2.1三相负载的Y形连接132
- 6.2.2三相负载的△形连接134
- 6.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35
- *6.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36
- 6.5三相电路的功率139
- 6.5.1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139
- 6.5.2三相电路的无功功率139
- 6.5.3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139
- 6.5.4三相负载的功率因数140
- 本章小结141
- 习题141
- 仿真实验 1三相交流电路负载星形连接实验142
- 仿真实验 2三相交流电路负载三角形连接实验143
- 第7章非正弦周期电路145
- 7.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基本概念145
- 7.1.1非正弦周期信号145
- 7.1.2非正弦周期信号的产生145
- 7.2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析146
- 7.2.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146
- 7.2.2几种对称的周期函数信号149
- 7.3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151
- 7.3.1有效值151
- 7.3.2平均值152
- 7.3.3平均功率153
- 7.4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计算154
- *7.5滤波器157
- 7.5.1低通滤波器157
- 7.5.2高通滤波器158
- 7.5.3带通滤波器159
- 7.5.4带阻滤波器159
- 本章小结159
- 习题160
- 仿真实验非正弦周期信号傅里叶分析仿真实验162
- 第8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166
- 8.1换路定律166
- 8.1.1过渡过程的概念166
- 8.1.2换路定律167
- 8.1.3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168
- 8.2RC电路的动态分析169
- 8.2.1RC电路的全响应169
- 8.2.2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70
- 8.2.3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71
- 8.2.4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171
- 8.3RL电路的动态分析173
- 8.3.1RL电路的全响应173
- 8.3.2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74
- 8.3.3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74
- 8.4一阶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176
- 8.5RLC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178
- 8.6动态电路的运算法180
- 8.6.1拉普拉斯正变换与反变换180
- 8.6.2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模型180
- 8.6.3动态电路的运算法182
- 本章小结182
- 习题183
- 仿真实验 1一阶RC电路充放电特性测量185
- 仿真实验 2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仿真实验187
- 仿真实验 3LC阻尼振荡电路仿真实验189
- 第9章二端口网络192
- 9.1二端口网络192
- 9.2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193
- 9.2.1导纳参数方程193
- 9.2.2阻抗参数方程194
- 9.2.3传输参数方程195
- 9.2.4混合参数方程196
- 9.3无源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197
- 9.3.1T形等效电路198
- 9.3.2π形等效电路198
- 本章小结200
- 习题200
- 仿真实验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量201
- 第10章非线性电阻电路203
- 10.1非线性电阻元件203
- 10.1.1非线性电阻的分类203
- 10.1.2非线性电阻的电阻值204
- 10.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204
- 10.2.1非线性电阻的串联204
- 10.2.2非线性电阻的并联205
- 10.2.3简单非线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206
- 10.3非线性电路的解析法207
- 本章小结208
- 习题208
- *第11章电路实验指导209
- 11.1电路基础实验教学要求209
- 11.2实验211
- 附录ZH-12型通用电学实验台功能介绍233
- 参考文献235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配套资源的介绍和部分内容,我们还整理了以往更新的其它相关电子书资源内容,可以在下方直接下载,关于相关的资源我们在下方做了关联展示,需要的朋友们也可以参考下。
电路基础相关资源
-
电路与电子技术 课后答案
本书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适应电子信息时代的新形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经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其内容作了较大的修改。精选了常规内容,增加了集成电路的的基本知识以及新器件、新技术方面的内容。改编了例题、复 习思考题和习题,以便于教学。 全书共分3篇。第一篇为电路分析,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线性电 阻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和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第二篇为模拟电子技
大小:132 KB电路技术课后答案
-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教案
内容介绍 本书系统地讲述电路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网络定理、一阶电路分析、二阶电路分析、正弦稳态分析、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大规模线性网络的分析方法、二端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以及磁路和铁芯线圈。各章均配有与基本内容密切相关的例题和习题,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书可作为通信
大小:2.85 MB电路分析配套资源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案
内容介绍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全书共9章,系统介绍了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逻辑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有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D/A和A/D转换、脉冲电路等。 本书紧扣教学大纲,内容系统全面,章节编排合理,概念清晰,注重应用,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各章末附有适量习题,书末有附录
大小:5.8 MB电路设计配套资源
-
ADS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从入门到精通
大小:98.4 MBADS电子书
-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教案
内容介绍 《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 》从传输线理论和射频网络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射频电路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同时将图解法应用于射频电路的设计。除引言外,本书共分9章第1 ~ 3章是传输线理论、史密斯圆图和射频网络基础,系统地介绍了射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参数、工具和基本研究方法;第4 ~ 9章是谐振电路、匹配电路、滤波器、放大器、而这些电路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射频电路解决方案。 书中不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还在大篇幅中详细
大小:4.86 MB射频电路配套资源
-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案
编辑推荐 以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主线,注重体现高职高专特色,淡化理论,重视实践,内容兼顾知识系统性与完整性,习题形式多样。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的规划教材,全书共分14章,包括电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通信技术、电子、信息等电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人员自学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的
大小:2.51 MB电子技术配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