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DAO在重塑品牌为Sky后,SKY代币在两周内下跌了23%。社区正在讨论是否放弃Sky品牌,并将在11月4日进行治理投票决定未来方向。SKY代币原计划取代Maker(MKR)成为核心治理代币,但未能带来预期涨幅,尽管USDS稳定币自8月推出以来表现强劲,供应量达12亿美元并提供6.5%的储蓄利率。SKY代币自推出以来市值接近腰斩,Sky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承认在重塑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协议现有的Maker、Sky、DAI和USDS四个独立代币功能重叠,用户感到困惑。社区成员普遍认为USDS稳定币成功,但Sky品牌重塑失败,使得回归Maker品牌成为明智之举。Rune Christensen提出三种提案应对问题,包括继续使用Sky品牌、恢复Maker品牌和重新塑造Maker品牌。社区定于10月25日举行会议,并在10月28日开始投票。品牌重塑费时费钱,耗资约2500万美元。
自从MakerDAO重塑品牌为Sky后,SKY代币在过去两周下跌了23%,MakerDAO社群目前正讨论是否放弃Sky品牌,11月4日将举行正式的治理投票,以决定未来方向。
社群讨论放弃Sky品牌
SKY代币原计划取代Maker(MKR)成为核心治理代币。尽管USDS稳定币自8月推出以来表现强劲,供应量达12亿美元,并提供6.5%的储蓄利率,但SKY未实现预期涨幅。
USDS稳定币于8月推出,旨在提供原生代币奖励,并与现有的DAI合成稳定币一起运行,后者保持不变。社群成员普遍认为本次发布是成功的。
治理代币SKY则表现不佳。自推出以来市值已接近腰斩。Sky创办人Rune Christensen在治理论坛上承认,在将Maker重塑为Sky过程中犯了一些典型DeFi错误,他低估了Coinbase、Binance对于新币上架的重要性,导致SKY未能获得预期市场支持。
协议现在具有四个独立的代币Maker、Sky、DAI和USDS且功能重叠,令用户感到困惑。
Sky品牌重塑提案
许多社群成员,包括加密风险投资公司Framework Ventures共同创办人Vance Spencer,也认为USDS稳定币是个成功案例,但Sky品牌重塑的失败使得回归Maker品牌成为明智之举。
Rune Christensen在治理论坛上提到,社群目前有三种提案来应对这些问题:
继续使用Sky作为核心品牌:将Sky置于生态核心,逐日发展认可性。
恢复Maker品牌:让MKR再次成为唯一的治理代币,以此对尊重DeFi社群的信任并展现亲和力。
重新塑造Maker品牌:透过更新的品牌识别让Maker重新回到市场,保持经典外观,但进行一些小修改,以与USDS和StarDAO保持一致。
Rune Christensen将在10月25日举行社群会议,10月28日起进行投票,如获批准,将在11月4日起的一周内发起含有多选项的治理提案。
Sky重塑案旷日废时,Rune Christensen自2022年以来就认为Maker这个名称让人困惑,指出有些人甚至可能不知道DAI是一种稳定币,毕竟多数稳定币的名称都带有USD,也因此他在过去两年一直致力于品牌重塑,并在今年完成,而品牌重塑花费了1,379万DAI和9,535MKR,总计约2,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