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计算机电子书 > 算法 > 算法下载
算法笔记

算法笔记 PDF 原书高清版

  • 更新:2024-04-13
  • 大小:154.8 MB
  • 类别:算法
  • 作者:胡凡,曾磊
  •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 格式:PDF

  • 资源介绍
  • 相关推荐

算法笔记》是一本很好的算法书籍,适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上机、各类算法等级考试(如PAT、CSP等)的辅导,书中涵盖了C/C++快速入门、入门模拟、算法初步、C++标准模板库等内容,对学习C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入门非常有帮助,该书内容丰富,讲解清晰,代码示例详细,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无论是准备考试还是学习算法基础知识,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入门辅导书。

算法笔记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零基础就能读懂的算法书籍,读者不需要因为自己没有语言基础而畏惧。书籍的第2章便是一个C语言的入门教程,内容非常易懂,并且十分实用,阅读完这章就可以对本书需要的C语言基础有一个较好的掌握。

本书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基础经典算法,不仅可以作为考研机试和PAT的学习教材,对其他的一些算法考试(例如CCF的CSP考试)或者考研初试的数据结构科目的学习和理解也很有帮助,甚至仅仅想学习经典算法的读者也能从本书中学到许多知识,本书还有配套的《算法笔记上机训练实战指南》

本书的作者是同样经历过考研机试和各类算法考试的专家型学长,知晓这类考试中的痛点,以及考生在学习算法时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因此可以把本书看作是学长为你奉献的满满的经验干货,这是有价值的东西。

本书的试印版本献给了浙大考研学子,并令当年的浙大考研机试平均分增加了十多分,收获了考生的大量好评。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经过了半年多时间的内容完善和补充之后,新的版本在新一年的考研机试中再次获得了考生的一致赞美。最后,在经过精心整理之后,书籍终于定稿,并编撰成书。

我们知道,纸质书籍的一个弱点就在于不能像软件一样随时更新内容,但本书采用了与二维码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本书变为能够随时更新内容的书籍,读者也可以随时从二维码中找到勘误。这种作者和读者能够相互沟通的方式让书籍变“活”了,也能够帮助提升读者对知识的理解。

目录

  • 第1章 如何使用本书 1
  • 第2章 C/C++快速入门 5
  • 第3章 入门篇(1)——入门模拟 85
  • 第4章 入门篇(2)——算法初步 99
  • 第5章 入门篇(3)——数学问题 152
  • 第6章 C++标准模板库(STL)介绍 191
  • 第7章 提高篇(1)——数据结构专题(1) 245
  • 第8章 提高篇(2)——搜索专题 269
  • 第9章 提高篇(3)——数据结构专题(2) 283
  • 第10章 提高篇(4)——图算法专题 347
  • 第11章 提高篇(5)——动态规划专题 425
  • 第12章 提高篇(6)——字符串专题 449
  • 第13章 专题扩展 465
  • 参考文献 481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地址1:https://pan.baidu.com/s/12C1MqqUUEn1g4zWzBMAvgg

相关资源

网友留言

网友NO.44427
仰绮梦

树的遍历 树既然具有二维性,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将二维转换为一维,也就是树的遍历。树的遍历总共分为三种,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这里的前,中和后都是说的根,也就是根遍历的顺序。实际上在树的遍历中,永远是先左节点,后右节点的。但是关键是根节点。如果先是根节点,然后左节点,最后右节点,就是前序遍历,也就是根在前面遍历。如果先是左节点,然后根节点,最后右节点,就是中序遍历,也就是根在中间遍历。如果先是左节点,然后右节点,最后根节点,就是后序遍历,也就是根在最后遍历。 树的三种遍历方式,可以将二维的树,转换为一维的数组。前序,中序和后序是树的一维形态。二维可以转换为一维,那么一维是否可以转换为二维呢?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面试题,我们将在下面详细分析。

网友NO.42284
麴浩壤

树的特点 树和链表相对比,会更加复杂一些。实际上链表中节点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而在树中,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左,右两个孩子节点。这种对应关系,就不是链表中的一对一了,在树中,对应关系就是一对多了。如果说链表可以理解为一维的世界,则树就是二维的世界了。特别的,树这个二维世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根节点,这个节点可以认为是树的特征节点。因此解决树的问题,找准根节点是非常重要。 在23种设计模式中,组合模式就是运用了树这种数据结构。组合模式的意思就是操作树根这一个元素,好像同时操作整个树一样。在实际的应用中,树可以理解为一种层级结构,比如界面,windows可能是树根,树根会有视图,视图又可分为用户自定义的各种视图控件,整个的ui界面,可以理解为一棵完整的树,而操作树根,比如windows接收到了点击事件,就可以将这个事件分发给这课树的所有节点。这就是组合模式。 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递归性,因此,在解决树相关的问题时,递归的方法,显然是首选。另外,结合树中最重要的要点,就是找到树的特征也就是树根。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很多树相关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网友NO.41892
江静逸

莫队算法 首先,orz hzwer 莫队算法是离线处理不带修改的区间询问的算法,效率nsqrt(n) 其实说到底也就是先对询问按一种顺序排个序,然后直接模拟处理的算法。但是因为是按照一定顺序做询问,所以有办法证明算法复杂度是nlogn 首先,把n个元素分为sqrt(n)块,每块有sqrt(n)个元素。然后我们以询问的左端点所在的块的编号为第一关键字,以右端点为第二关键字排序。 一开始我们用两个指针l=1,r=0来表示当前我们已经记录的区间。然后按照排完的顺序依次处理询问。 以bzoj3781为例: 题意是给定一个序列a,每次对于询问[l,r],输出Σc[i]^2,其中c[i]表示在区间[l,r]中i出现的次数 那么先考虑模拟的做法: 当前我们做到了[x,y],现在已知在区间[x,y]中的c[i],以及ans=Σc[i]^2。那么如何可以从c[i]以及x,y,ans继续转移呢? 我们现在要求[x,y+1]的ans了。那么[x,y+1]的答案比[x,y]多的就是a[y+1]对整个区间的贡献。只要加上a[y+1]带来的贡献就可以了。 只需要y++ --> ans-=c[y]^2 --> c[y]++ --> ans+=c[y]^2 就可以做到从区间[x,y]转移到[x,y+1]了。 那么如果我们现在要求[x,y-1]的ans,只需在原来的ans中扣掉a[y]带来的贡献。 只需要ans-=c[y]^2 --> c[y--] --> ans+=c[y]^2 --> y-- 就可以从[x,y]转移到[x,y-1] 那么[x+1,y]和[x-1,y]就是同理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x,y]转移到任意的[x',y']了 但是为什么按着这样的顺序模拟就不会T呢? 在此引用黄巨大的话: 考虑第i个询问和第i+1个询问之间的关系: 一、i与i+1在同一块内,r单调递增,所以r是O(n)的。由于有n^0.5块,所以这一部分时间复杂度是n^1.5。 二、i与i+1跨越一块,r最多变化n,由于有n^0.5块,所以这一部分时间复杂度是n^1.5 三、i与i+1在同一块内时变化不超过n^0.5,跨越一块也不会超过2*n^0.5,不妨看作是n^0.5。由于有n个数,所以时间复杂度是n^1.5 于是就变成了O(n^1.5)了